咖啡 · 沙 · 與劇場
- Reeves Chung
- 2015年11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如果要說一款我最喜愛的咖啡豆,由始至終也是Ethiopia。它的咖啡帶有明顯花香及豐富的水果風味、變化多端;由你在盛得滿滿熱咖啡的杯子呷下第一口,到喝下僅餘在微溫的杯子裏的最後點滴,整個過程都帶給你不同的味覺體驗。現在咖啡對我來說,並不是單單一種生活必需品;而是我的生活。由我入行起到現在,所接觸及認識的人和事全都是與它有關。至於當初是怎樣接觸第一杯咖啡,而為什麼會選擇入行,已不太重要;只希望日後可透過它來讓我探索更多。跳出杯子,咖啡的可塑性真的大得讓你意想不到。而近期自己就有過一次這種的新奇體驗。適逢任教的院校的咖啡師技巧課程開辦第一百屆,上級希望構思一個新活動來慶祝。就是這樣,把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三種元素﹕咖啡課程、沙畫表演及舞台劇融合一起。要找一個名詞來說明這個演出實在不容易,我們以咖啡課程為背景,在整個演出當中,其實觀眾是確確實實地在上課。而沙畫表演則融為教學工具,取替了原來的powerpoint,變化出各種咖啡樹的圖畫、生產國的地圖等。而我在這裏,既是導師,又是演員。經常看到書本文章說生活就是戲劇,戲劇就是生活;如今真的有親身的體驗。

因為這個特別的組合,所以課堂內容也需要重新選擇及編排。其中一大難題就是如何選擇合適的內容,令我的教材能以沙畫活現銀幕呢?最簡單直接的就是拉花圖案,但若課堂以拉花為主線,難以教授予數十位觀眾;而他們也不能親身嘗試,可能會較為沒趣。所以最終我選取了咖啡的產區及咖啡樹開花結果的過程為題材,讓沙畫師可以繪成圖案。在課堂中,我也刻意挑選了三款咖啡給觀眾品嘗。第一款係 Guatemala Acatenango El Libano Washed Geisha,El Libano 位於Acatenango Valley 的產區,它是在Guatemala 的南部。自從九十年代起,Guatemala致力推廣精品咖啡,就各產區的環境及咖啡特性,區分成八大產區,令買家更容易區分及選擇。El Libano Geisha 有著苿莉等花香,帶有明亮酸度及紅茶的風味,尾段會有陣陣的水果清甜。而第二及第三款咖啡都是來自同一個莊園﹕Nicaragua Matagalpa Finca Limoncillo,它是COE (Cup of Excellence)的莊園之一。今次揀選的是它兩大著名品種Longberry 及Pacamara。Longberry 源自於爪哇,是Typica 的後裔,一般較常見的是shortberry,longberry 則較少有。因為它是日曬處理,所以帶有較甜及偏向士多啤梨和玉桂的強烈香氣;有著香草及薰衣草的風味,口感較重。而Pacamara 則是Pacas 及Maragogipe 的混合品種,豆身十分之大。它也是經日曬方式處理,有著士多啤梨的香氣;在風味上則帶有熱帶水果及香料類。
在這連續兩天,共四場的咖啡 · 沙 · 與劇場最終完結了。盡管演出當中有一些錯漏,但總算順利完成。在我的咖啡生活當中,偶爾遇上這些特別的機會也是一種衝擊。昨為業界代表的我們,是否應該透過更多樣化的方式,向普羅大眾說說咖啡?能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它,別有一番風味!

感謝一位到場的Blogger 對是次演出的記錄
http://mrs-lam-cafe.chiba78.com/articles-27072.html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