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EARCH BY TAGS: 

RECENT POSTS: 

FOLLOW ME:

  • Facebook Clean Grey
  • Twitter Clean Grey
  • Instagram Clean Grey

Geisha is Queen? My presentation in Hong Kong Barista Championship 2016 semi-final

  • Reeves Chung
  • 2016年9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這種想法其實已在心裏萌生了一段日子。剛巧在近期看見James Hoffmann (他是我其中一位最喜歡的咖啡師) 的個人網誌裏上載了一編標題為 「On Geisha」的文章,令我這想法更加強烈﹕Geisha 是否代表最好呢?而在咖啡比賽的競技場上,選用Geisha又是否致勝的不二法門呢?James 在文章頭段便以抛出數據,在本年的World Brewers Cup Championship 及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中,六位的決賽選手便有四位是選用Geisha 作賽。當然,這個品種是有著它的獨特風味﹕茉莉花、檸檬酸、佛手柑等。起初這的確帶給業界不少驚喜;但隨著人們對Geisha 的追捧、市場上的渴求再加上拍賣場上一年比一年高的競價,彷彿Geisha 的風味就成了精品咖啡的指標。這樣的境況令我反思,我們「發明」了精品咖啡一詷就是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咖啡;而品質絕對能在風味上反映出來;若然我們對風味有了先入為主的單一指標,不就是抹刹了其他風味的存在貴值嗎?例如Colombia 的Caturra 或Castillo 有著香料、堅果及蜜甜;Brazil 的Bourbon 則有青椒及堅果風味。在商業市場上,還有不少客人尚未接觸精品咖啡及對酸度存在抗拒,一杯Panama Geisha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種價錢高昂亦不討好的飲品,我們還要硬推嗎 ? 這又是否所謂的宣揚咖啡文化呢 ? 而在遙遠一方的咖啡生產國,農夫們眼見種植Geisha 的需求及回報這樣高,又會否集中資源投放在它身上而輕視或放棄其他品種呢? 請謹記Geisha 是一個低產能、難種植及需要在高地生長的品種。表面上來看,售賣每磅Geisha 的回報頗高;然而在宏觀來說,對農戶們又是否得益呢? 這種趨勢會對供應鏈造成什麼的影響呢?

這些問題都是我今次在Hong Kong Barista Championship semi final routine 想帶出的中心思想。我刻意不繼續選用初賽的Panama Nuguo Mix Washed Geisha,而用了Colombia Acevedo Primaveral Caturra 作賽。當然,Geisha 這品種風味鮮明、特出、較易描述,絕對是有利於比賽的。這是我需要作出的取捨。另外,需要在短短十五分鐘內有組織地去說服評審,說明這個思想又是一大難題。最後換來的滑鐵盧,只可歸究自己的能力有所不及和準備不足。不過,我仍然堅信站在這站板上,就是要表逹自己的想法及信念。我絕對不希望給觀眾及評審們一場沒有靈魂及重心的表現。

Reference link:

http://www.jimseven.com/2016/07/18/on-geisha/


 
 
 

Comments


Copy right  2015 by Reeves Chung

  • b-facebook
  • Instagram Black Roun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