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有熱情不夠!
- Reeves Chung
- 2016年3月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今日我一看facebook,就發現某飲食雜誌出了一篇新的報道,名為本土食界男神! 然後見到其中一位就是迪爺;吸引的題目再加上有故事的人物,令我不由自主地走到報攤搶購一本看看。跟迪爺相交數年,結緣的起因當然離不開咖啡。近年與他分享的事情,大多關於人事問題,年青的新夥伴來去匆匆,團隊換班頻密,店來產品及服務質素自然難以管理。在本地,咖啡店在這些年頭可算是增幅十分驚人的食肆。而很多年輕一代更視咖啡師為dream job,夢想他日能夠開創自家小店。有緣聚在一起工作的夥伴們,有超過一半人都難以持續在店內工作半年以上;而他們最初入職時無一不是充滿熱情。數月前看過一篇關於世界名廚江振誠的文章,標題為「光有熱情不夠!」,而接下來的竟是「我的廚房裡,現在沒有台灣人。」夠心傷吧!而這亦帶出問題並不單單是出現在本港。
自已在接受訪問時或課堂上被人們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「你是否十分熱愛咖啡?」這是一條看似很簡單直接,卻又十分難回答的問題。當然,自己當初是因為熱愛咖啡才入行。現在我不能說對它沒有熱情,但往往是有著其他因素令我繼續下去。單靠喜愛一種東西是不足夠令它變成你的職業;更遑論創業。
「熱情會燒盡,重點是擁有支撐著繼續往前走的元素與核心。」
每一位來應徵的朋友都是充滿熱情的樣子。但這份熱情能維持多久呢?而最重要就是熱情真的會有燒盡的時刻。然而,周而復始地做一些重複性的工作,又是最消磨熱情。這也是很多新人感到在這店子內「已無可再學」、「學不到東西」,從而決意離開。在以前當我還是教授健身時,同一組的動作,就是要做上過百次才懂;要有那種muscle memory;並能感受到每一次的肌肉收縮都是集中運用需要鍛練節部位,就要透過觀察、模彷、熟練及思考來完成。就是所為的有「形」有「實」。
『想來餐廳工作的人「先來觀光看看」』
「先不要講我有多有熱情或我有多想做這件事情,就先來體驗一下,當作是觀光。然後再去想﹕如果我這樣做365天或是3650天,會是怎樣的狀況。」
『很多東西可能是要做一百次或一千次的時候,才會瞭解竅門﹕重點在哪、弱點在哪。而不只是「我會做」。』
熱情燒完後還剩下什麼?你對一件事情堅持,它不是熱情,而可能是一個信念、一個執著、是對你生命來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熱情燒完之後剩下什麼,那才是精髓,才是你會不會走下去的重點。
P.S. 本文突顯的句子選自文章﹕ 光有熱情不夠!世界名廚江振誠﹕「我的廚房裡,現在沒有台灣人。」
Comments